甲基二磺隆是广泛应用的除草剂,它在麦田中用于清除杂草,对遏制禾本科杂草的生长有着明显的效果,但即便如此,在使用时仍有许多细节需要我们留意。
作用原理
甲基二磺隆被杂草的茎叶所吸收,随后作用于杂草体内的乙酰乳酸合成酶,干扰了其正常功能,进而阻碍了杂草支链氨基酸的合成。这一过程使得杂草的生长受到限制,最终走向死亡。该物质在杂草体内能够快速吸收和传递,用药后杂草很快就会表现出中毒症状,生长停止,并且逐渐变得枯黄。
适用范围
此法特别适用于冬季小麦田里对看麦娘、野燕麦、棒头草等禾本科杂草的防治。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淮地区的冬小麦种植区,此法效果显著。但对于像早熟禾、硬草等对药物有较强抵抗力的杂草,可能需加大用药量,或者将此药剂与其他药剂配合使用。
使用方法
小麦生长至3至6片叶子期间,同时禾本科杂草长出2至5片叶子时,应进行药物喷洒。一般情况下,每亩地需用30克/升的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,用量在20至30毫升之间,并需配合30至45公斤的水。喷药作业需在晴朗天气进行,气温必须高于10摄氏度,同时,土壤的湿度应当适宜,这样才能确保药物能够均匀地铺洒在杂草之上。
注意事项
用药期间以及用药前后的两天,气温变化不宜过大,以免影响药效。小麦一旦进入拔节期,必须严禁施药,防止对小麦的正常生长产生重大不良影响。另外,在喷洒过程中,必须保证喷洒均匀,不能有遗漏或重复,以免引发局部药害或除草不彻底的问题。
药害处理
若使用不当,小麦叶片可能会变黄,生长也会受到限制。对于轻微的药害,我们可以通过加强田间管理来帮助小麦恢复,比如适当施肥和浇水。但如果药害严重,就必须立刻采取措施,如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,以缓解症状。